开博体育财经新闻(精选5篇)
发布日期:2023-07-21 08:04:38 浏览次数:
开博体育摘 要:本文主要从财经新闻的传播功能出发,结合当前中国一些主流财经类报纸的受众定位,探讨财经类媒体的受众的主要需求,并结合目前财经新闻的不同受众群体,分别探讨了其所需要的财经信息内容和类型。希望通过对财经新闻受众的分析,更好的指导财经类媒体的信息报道,以期更好的为经济社会的建设服务。
对于财经类栏目而言,要想办好栏目,就必须确定好自己的目标受众群体,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兴趣,并给予解答和满足。
道琼斯公司全球副总裁、《华尔街日报》副出版人理查德·托佛2003年在北京接受《中国经营报》采访时认为:“对我们来说,工作重点只有一个,那就是‘读者’。如果你能找到准确、关键的读者,广告就会随之而来,因为广告商也在寻找这些读者。”可见,准确确定目标读者对于财经媒体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财经类媒体在主体传播功能上是单一的——即提供行业信息,帮助受众决策。财经新闻的主要功能是传递、解析财经领域的最新变动,包括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整,大公司、大企业的动态,股市行情等,覆盖财经领域的各个方面。
尽管主体功能是单一的,受众却高度要求精确与深入。因为财经新闻的一部分受众是财经行业的从业人员,本身是该领域中的内行人,他们对新闻信息的要求之高自然非行外人可比,记者的高谈阔论常常只会贻笑大方,这也是财经类媒体与综合类媒体的又一个不同。所以,信息的丰富性、可接受性与整合方式,成了财经类媒体所谓的“核心竞争力”的所在。
我们来看看中国财经类报纸的受众定位:《21世纪经济报道》明确其读者群为高端受众即收入较高,知识层次较高的“细分化”了的人群。而《经济观察报》则向我们勾勒了一幅有财富、有权力、有理想、有未来的“四有新人”的读者肖像。《每日经济新闻》以服务企业人为主。它的目标读者群年龄为20岁到45岁,以男性为主,中等以上收入,具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企业人(企业经营者、管理者),还对他们的生活态度、人生理念等提出要求。《第一财经日报》的目标读者为中国“最具决策力、最具消费力、最具影响力”的“三最”人群。
可以看出,中国的财经报纸大都严格界定自己的读者,这也是由于在网络时代,媒体间相互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情况下开博体育,报纸若要保存自己的生存空间,就必须向着信息资源整合,不断发掘深度的方向发展,这也使得财经新闻这种专业性很强的报道必然更多的面向专业人士。
虽然这些中层以上的管理者具有高额稳定的收入,从消费力、决策力、购买力来讲是非常有影响的中高端人群,可是在中国这个具有13亿人口的大国里,他们所能消费的财经新闻还是非常有限的,即使《第一财经日报》还给自己设定了一部分辅助读者,包括对个人金融资产管理非常有兴趣的一般专业人士、MBA、EMBA学生,还包括一部分大学生,但还是无法改变消费有限这一事实。
目前,面向社会上的更多普通受众,电视类财经栏目不断涌现,弥补了报纸在面向普通大众报道上的无力和缺憾。目前,几乎每家电视台都设有财经新闻或栏目,每天从早到晚各个时段,我们都可以从电视上收看到不同栏目形式的财经节目,很大程度上满足了有财经新闻需求的不同社会阶层的受众的需求。
受众中心论的研究者认为,受众是传播的主动者,媒介是被动者。受众并不是消极地“接受”信息,而是积极地寻求信息为自己所用。这也就是所谓的受众本位意识论。
施拉姆曾这样解释:受众参与传播就好像在自助餐厅就餐,媒介在这种传播环境中的作用只是为受众服务,提供尽可能让受众满意的饭菜(信息)。至于受众吃什么,吃多少,吃还是不吃,全在于受众自身的意愿和喜好,媒介是无能为力的。恰如“使用与满足”理论所描述的:受众使用媒介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某种需求开博体育,而对媒体的满意程度则取决于自身需求得到满足的程度。
受众的主体意识提升了,已经从被动接受信息转变为主动寻求信息,加之如今是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媒体之间的竞争异常激烈,是否能争取到更多的受众成为决定一个媒体能否生存下去的关键。
一个媒体要想长期取胜,就必须建立一个稳定的多渠道的信息收集、处理、整合、流程,满足受众的需求,形成专业化的公信力。
对于财经新闻来说,其中大量的最新信息能够引起受众的关注,这些信息是受众自己搜集不到或者没有能力整合的。受众可以批评或抱怨财经新闻的评论,但是为了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他们还是要接收媒体提供的财经新闻,逐渐培养了阅读和收看财经新闻的习惯。当经济形势和政策有变化时,人们总要看看权威媒体的态度,从而为自己的决策作参考。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财经新闻的服务对象已经不仅仅是商业机构、企业组织以及专业的投资人士,而是整个社会大众。它涵盖了商业机构或企业组织,同时也包括社会上所有对此信息有需求或兴趣的个体。因此财经新闻的制作要兼顾大众的接受能力、专业能力,所以在表达方式等方面需要具有“易读性”的大众化色彩。
中国的财经媒体要想覆盖大众市场,除了要求记者有较强的专业知识之外,还要求报道的写作必须能够深入浅出,能够将“专业语言”转变成为一种口语化的“公众语言”。
同样是收看财经新闻的受众,其身份、地位等社会属性也有所不同,我们将财经新闻受众进行细分后,大致有以下几类,每类受众对财经新闻的需求是不同的。
在这类受众中,又可细分为有决策权、话语权的高层精英者和中小投资者。他们需要了解国内外最新的财经资讯,以便更好的掌握经济走势和财经动向,他们是财经新闻的忠实受众,需要通过最新的财经资讯来及时调整投资方向。他们需要的是极其专业、具有一定深度的财经报道。当然,他们中的一部分精英也可能通过操控财经新闻来影响财经市场。
这类受众大多拥有较高文化水平,拥有较好的收入和稳定的工作,属于社会的中产阶级,以性别比例来看,多为城市中的成年男性。他们关心国家实力和经济发展,希望通过财经新闻了解国家的经济动态。他们喜欢具有一定深度的专业财经新闻,也喜欢阅读和观看访谈类、评论类的财经报道。
这类受众为社会上的一般大众,有普通的工薪阶层,也包括有创业意向的年轻人或失业人员。他们阅读和收看财经新闻的最终目的是如何理财和投资创业。这类人员可能不具有较高的文化和专业知识,他们只是希望从财经新闻中获取有价值的理财指导,因此,他们需要的是简单明确的投资指引。股市行情、专家指导、投资创业故事,是他们喜欢的报道形式。
综上所述,财经新闻不同于其他新闻,它需要有很高的专业性和指导性,这就要求从事财经新闻报道的新闻工作者不仅要具有一个编辑记者起码的新闻专业素养,还必须具有较高的财经专业知识,才能在财经新闻报道这个专业阵地上保持旺盛的战斗力。(作者单位:吉林财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1] 《受众分析》,丹尼斯·麦奎尔著,刘燕南、李颖、杨振荣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3月第一版
[2] 《财经新闻导论》,谭云明、祝兴平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10月第一版
龙年春节前夕,春运来得比往年更猛烈些!网上实名订火车票成了“漂漂族”们共同的话题。这不,北漂在京的某财经报社责任编辑陈大龙也不例外:这天下午,办公室里,他和同事们兴高采烈的交流搜集来的“买票攻略”,五花八门,好不热闹!
大龙接下来按照“攻略”,终于在100余次的刷新网页后,如愿订到了一张回家的票。高兴之余,再一看表,已经凌晨1点钟了。大龙这时才突然想起了一件事儿:主编交代的《2012年财经事件十大预测》现在还没有一点头绪,不完成怎么能回家呢?
一筹莫展之际,突然间,大龙眼前一道五色光芒闪过,他只觉得眼前一黑。再次醒来时,发现办公室里一切如故,然而,电子日历所显示的时间已经变成了2013年1月1日。“穿越啦!原来地球没有毁灭啊!”……大龙才醒过味儿来,接着激动不已,赶紧打开电脑,忙着看自己的股票和。然而,电脑刚刚打开,就从天空传来一个声音:时间隧道发生故障,10秒倒计时,检修完毕,10,9,8,7……大龙慌乱间,看到桌上有一份报纸,赶紧塞进了怀里……6,5,4……又是一道光芒闪过后,时间重新回到了现在。
大龙惊出一身冷汗,定了定神儿,才想起怀里的那份报纸。掏出来,定睛一看:哇塞!头版头条:《2012十大财经新闻》:
世界上唯一确定的就是“不确定”,年初所有机构对A股的预测区间是1800点到3000点,最乐观的人当弱弱的说,也许会是3800点。随之而来的就是暴风骤雨般一阵狂贬,此人终因底气不足,不再作声。的确,2012的A股处在极大的不确定因素下,悲观的情绪和全世界经济下滑,使得A股在上半年“大龙变大虫”,一直低迷不前,在2000点之间波动,萎靡不振。
然而,谁也没有料到,下半年国家养老资金入市,中国版的401K启动,股市制度变革带来的巨大力量如同一声响雷,把所有的利空阴霾一扫而光!增量资金如同长江之水滚滚而来,源源不断汇入A股,机构、股民压制已久的做多热情彻底爆发,A股一路高歌,终于在时隔5年的12月30日,再次站上了4001点。
2012年10月6日,是苹果CEO史蒂夫,乔布斯的忌日,全世界果粉含泪在微博上共同纪念这位伟大的人物。然而,一条SOHO董事长潘石屹的微博却掀起了更大的波澜,这条微博被疯狂转发,超过1亿条……
“今天,中国房价历经10年,回到原点,终于降到了1潘(1000元/平米)。而那些去年这个时刻评论我微博的人‘说我建议乔布斯苹果手机卖1000元,那你咋不说房子也卖1000元(1潘)呢?’这回服气了吧!”
老潘回应:“当然是保障房啦,而且是豪华保障房,因为政府2012坚持房地产调控不放松,的绿城集团们的确HOLD不住了。于是,他们做出了人生中最重要的决定:以合作换出路,将滞销的大户型精装修,改建为政策支持的保障房。”
潘石屹微博:“确有此事!1潘的房子正是给某市刚刚就业的大学生使用,此举得到了当地政府的支持。而正因绿城们识大局,倾向保障房,为快要揭不开锅的房地产上中下游的弟兄们,找到了一条活路!”
紧接着,绿城集团的宋卫平转发上面微博,并评论:“此轮楼市调控寒冬,我可以问心无愧的说,还活着!”
好友马云跟帖:“昨天很残酷,今天更残酷,明天很美好,可很多人死在今天晚上!宋总今天晚上确实还活着!”
2012年和人们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石油价格冲高到了每桶140美元,世界一片哗然,油价老虎再次咆哮。人们自然想到,还是中东地区肯定又出大事了,因为人们永远忘不了每隔几年就发生的石油战争,使油价不断蹿高。
而这次的主角是伊朗。争端就是美国撺掇以色列,要对伊朗的进行空中打击。伊朗不干了,于是拿石油相威胁,这也难怪!谁让伊朗是全球第四大石油生产国,出口量占欧佩克成员国总量的9%,占全球原油出口量的5%,刚刚打过仗的利比亚,原油产量不到伊朗的一半呢?
紧接着,美国和欧盟又开始对伊朗进行经济制裁。这可好,伊朗举行军演,封锁了霍尔木兹海峡,导致石油供应中断,油价瞬间冲高到每桶140美元。这就要问了,封锁霍尔木兹海峡会有这么大影响吗?当然。看了地图,了,全球最重要的产油国都集中在波斯湾沿岸,而霍尔木兹海峡正是波斯湾进入印度洋的唯一出口。该通道占到全球石油运输总额的20%左右,每天经过该区域运往全球各地的原油约1600万桶。例如,足以影响重要的产油国科威特、阿联欧债危机重重乱,法国AAA评级也不保
今年是欧洲债务到期赎回的高峰期,超过2000亿欧元的债务到期。很多人之前预测的欧元大崩溃,在德国、法国等核心国家勉强维系下,终于没有成为现实。欧盟还存在,而欧债却并没有出现转好的迹象:欧猪五国破罐子破摔,信用评级从此前的“BBB-”下降一个等级至“BB+”,甚至垃圾级。这些也还都在预料中,但法国AAA评级也不保,也深陷泥潭,成就了这条重磅新闻。
在欧元区6个仍拥有A从评级的国家中,法国的负债最重,债务占GDP的比酋、沙特等向西欧、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输送原油。这事儿可真的闹大了!
西方对伊朗的经济制裁演变为大,这可是世界最不愿意看到的。否则,又一轮石油危机会接踵而来。还好,在联合国的周旋下,战争最终没有打起来,油价在冲高140美元后,逐步回落到正常价格。不过事情没完,伊朗的形势依然紧张,下一轮石油危机,伊朗?2013年才会知道答案。不过,“2012”最终没有来临,这就是最庆幸的事情了。
2012十大财经新闻TOP3名正富顺!重达到85%。由于市场担心欧洲各国难以控制债务危机,标普最终在3月,将法国评级由AAA调到AA%法国的评级遭下调。
结果是,不仅推高了法国的借款成本,更削弱了欧元区救助基金的实力(因为后者的评级也依赖于法国提供的担保),接下来,希腊没有撑过3月,意大利、西班牙成为死猪。欧债在2012年用多事之秋形容,一点也不为过,世界经济复苏至少在2012年并不乐观。
财经新闻翻译既是一项政治性、思想性、科学性、专业性都很强的工作,又是一项艰苦、细致的创造性劳动。翻译财经新闻,译者需具备多种能力和素养。说到能力,译者必须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对语言的转换感悟度高。谈及素养,首先是对待翻译的态度,译者应具备良好的职业品行,对待工作要严肃认真、一丝不苟,不率尔操觚,胡乱翻译。概括而言,财经新闻翻译从业者须具备三大素养。
财经新闻译者应具备极强的政治责任感、新闻敏感度和职业道德,这样才能高屋建瓴地观察经济动态,重点突出地在海量经济信息中客观、公正地选择和处理有价值的财经信息。
财经新闻译者的政治素养主要表现为对涉及主权、领土、意识形态、宗教、民族、种族、性别、肤色等问题的翻译时,译者要正确处理。如新闻报道在涉及“大陆”、“台湾”等词语时,不可将“大陆”译为Mainland China,而应译为the Mainland of China。此外,国外新闻有时将台湾写成Republic of China,汉译应处理为“中国台湾”,而不应直译为“中华民国”。
在涉及领土问题时要注意争议地区的名称表述及其翻译。如在翻译我国的、南沙群岛、西沙群岛时,用词要彰显我国主权,而在翻译独岛、马岛时,则要体现中立的原则,在译名后添加括号做出相关注明,如独岛(日本称为竹岛)、马岛(英国称为福克兰群岛)(刘其中,2009:54-56)。
财经新闻译者的政治素养还表现在:财经新闻翻译的取材应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口味受众的需求,翻译内容的选取不应被一个或少数几个利益集团利益所左右,受众不分等级享受同等服务。
财经新闻翻译跨越多个专业领域,译者在具备翻译理论与实践能力的同时,还必须具备财经专业知识、新闻专业知识和百科知识,需要熟悉并掌握英汉财经语言特征和习惯表达,了解国内外财经媒体生态。
首先,译者必须具备财经专业知识,分为两类:一是经济类基础知识,二是对所报道行业领域的认识。经济类基础知识涵盖经济的方方面面,如金融、证券、投资、国际贸易、保险、消费等。对于此类知识,初学者必须不断地自我学习,加强积累,如阅读《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等专业教材,多听经济类专业讲座,多看网络课程和电视财经点评。
除具备必要的经济类基础知识外,财经新闻译者还必须熟悉诸多行业领域的发展动态,如汽车、房地产、电子、生物科技等等。关于此类知识的获得,《财经时报》总编辑杨大明曾说:“参照自己的专长,或者说对于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行业,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深入进去,时刻关注该领域的动向,及时归纳总结自己的心得,并经常与业内人士探讨,久而久之,对于该领域或行业内发生的财经事件,……起码在专业角度方面,可以做到胜人一筹”(陈立敏,2008:62)。
其次,财经新闻译者还须掌握一定的新闻传播学理论知识。财经新闻的消息、通讯、特写、评论、人物访谈等都具有各自的新闻特点,系统学习并切实掌握传播学理论知识,对把握以上新闻类别及其特点很有帮助。
最后,财经新闻译者还必须具备广博的百科知识。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政治、经济、科学、技术等各个方面都在急剧变化,财经新闻报道所涉及的领域在广度与深度上也在不断地扩展,对译者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财经新闻译者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努力了解国内外各领域信息,用百科知识武装自己,不断提高自身综合能力。
由于经济领域的广阔性、专业性和复杂性,财经新闻题材广泛,术语多,数字多,无形中给读者设置了阅读障碍,令读者觉得陌生,费解,枯燥,常常陷入尴尬境地,“内行不愿看,外行看不懂”,所以,翻译文字的再现能力和表达能力对财经新闻译者来说很重要。
财经新闻汉英翻译由于自身题材和作用的特殊性,使译语选择的制约性尤其明显,专业词汇多,难懂,很多词汇的行业意义与普通用意相差很大,不仅很容易造成经验主义的错译、硬译或死译,使读者不知所云,而且,即便是正确的翻译,其独特的行业含义也容易造成普通读者的理解障碍。
财经新闻题材广泛,术语多,数字多,译者如若没有深厚的语言功底,不了解英汉财经新闻文本的异同,不熟练掌握英汉语言转换技巧,则难以胜任财经新闻翻译的重任。
深厚的语言功底表现为对汉、英两种财经语言正确的理解和纯熟的运用能力。正确理解指要透彻理解财经新闻原文,包括其字面意义和言外之意。纯熟运用语言的能力,指能用地道的目的语言(财经汉语)传达原文意义。理解原文和运用译语都要求译者具备足够的汉、英语言修养,熟悉英汉财经语言之间的差异与共性,并知晓造成这些在选词、构句和谋篇层面上的差异所产生的原因,如不同的文化传统、思维模式、审美习惯等。财经新闻翻译的语言素养具体包括如下:
熟悉英汉新闻文体特征,包括新闻的层次结构,如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新闻的表述逻辑,以及新闻的五个W(what/who/when/where/why)和一个H(how)等要素。了解英汉新闻文本在以上特征视点上的差异,对做好英汉财经新闻双语转换非常重要。另外,新闻语言用词平实简短、通俗易懂、具体生动,多用普通受众使用的日常词汇和表达方法,少用形容词和副词。在句法结构上,多使用主谓宾结构,多用动作动词。导语与正文之间、情节与情节之间,衔接过渡要自然流畅,避免生硬唐突。很难想象,一个不懂英汉财经新闻语篇结构的译者,不懂财经新闻文本的语法特征、修辞手段、表现方法、文体风格的译者能做好财经新闻翻译。
熟悉英汉财经新闻语篇的结构和各构成部分的功能,对做好财经新闻编译工作极为重要。财经新闻译者通常需要通过翻译和编辑的方法处理英文翻译,也就是编译。编译是英汉财经新闻报道的主要形式,被国内外新闻机构广泛采用。英汉新闻编译集新闻写作、翻译、编辑于一体,三项工作都是创造性的劳动,而且几乎是同时进行。鉴于财经新闻编译的特殊性,财经新闻译者要做好编译工作,除要了解编译的特点和原则外,还应具有扎实的中英文功底,能熟练使用英汉双语进行写作、翻译与编辑,掌握东西方新闻写作的基本方法,包括客观报道、倒金字塔结构等,具备较高的政策水平和较为丰富的国内外知识,熟悉欧美社会和文化。
翻译是文字的转换。文字转换一个是创造和循规的过程。所谓循规,也就是要按照目的语语篇的专业表达或者通俗表达来安排文字。把英文财经新闻翻译为汉语财经新闻,就要按照财经汉语和汉语新闻的习惯表达来组织文字,采用汉语中的惯用财经语言说话,在词汇、句法、篇章等层面沿袭汉语新闻语言的表达方法,说内行话,不说外行话。如a sharp slow-down(大幅放缓),growth(增幅),consumer spending(消费者支出),a sharp weakening of the yen(日圆大幅贬值),rising stock prices(股市走高)等,也鲜明地再现了财经新闻语言约定俗成的固定表达特征。
因此,在翻译财经新闻时,要在不歪曲篡改原文本意的基础上,尽量采用地道的目标语,运用受众惯常使用的、最为喜闻乐见的词汇、句型和逻辑,向读者传播财经资讯。
财经新闻中有大量的经济数据。数据表达越精细,报道也就越具有权威性。从事财经新闻翻译,要具有数字意识,熟练掌握各种数据的中英文表达形式和转换技巧。财经新闻数据有的表部分与总体,有的表定量与流量,有百分数(percent)和百分点(percentage point),同比(year-on-year)和环比(month-on-month),以及基点(basic point)、比率(ratio)、方差(variance)、指数(index)、平均数(mean)、中位数(medium)、众数(mode)等形式(周乃菱,2009:34-38),正确认识这些数字语言的表现形式、语义差异与表意功能,对做好财经新闻翻译意义重大。
随着我国新闻报道范围的扩大和内容的丰富,财经报道作为我国一个较晚出现的报道领域,已逐渐由“基础新闻”上升为“骨干新闻”,而经济新闻也已从过去政治新闻的依附转变为新闻报道的主体。如今的经济新闻这一大类当中,基本上被划分为四块,即市场新闻(特指消费市场)、产经新闻、财经新闻和政经新闻。四类经济新闻既有各自特点,也互相交叉。
财经新闻是关于经济活动、经济现象、经济决策最新事实和情况的报道。它与一般新闻相比,具有专业性、联系性、预见性和实用性的特点。财经新闻报道的对象主要有政府机构的相关决策、报告、活动安排以及人事变动,业界动态和现象,资本、金融领域等行情。
不管是撰写某一细分投资市场的专业记者,还是从事综合性财经报道的采编人员,财经记者要想在财经报道中出类拔萃,就必须牢牢抓住所报道新闻的点、线、面,它们三者共同建构起财经新闻报道的高楼大厦。点是布局的中心方位,线是由点延展成的框架体系,面则是展示主题的宏观背景。
那么,财经新闻报道的点线面是如何有机组合的呢?本文试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阐述。
在财经新闻报道中,核心是采写受众关注的焦点以及国民经济的重大事件,以突出财经报道的主题。对于挖掘财经报道的点,应坚持正确开博体育、集中、新颖、深刻等原则。
“点”指重点,新闻报道要有重点,有反映当前主要问题和问题的主要方面的新闻,有反映当前受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的新闻。假如没有这样的重点,新闻报道就会缺少分量。当然,要有反映次要问题和问题的次要方面的新闻,也要有反映非热点问题的新闻,才能满足受众多样化的需求。
同时,在各个重点之中,也要进行比较,提倡围绕“小经济”做文章,即关于流通、消费方面,和消费者息息相关的事实给予报道。在我国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经济报道是以生产为中心,偏重生产对流通、消费的决定作用,忽视流通、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重视“大经济”,忽视“小经济”,对市场消费、居民收入等很少触及。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要求经济新闻必须跳出以生产为中心的旧格局,着力从“小经济”方面选择报道角度,从贴近群众的视角切入,以唤起人们对“大经济”的普遍关注。比如秦池“标王”的辉煌和失败,孔府宴“标王”的零价转让,社会养老基金的发放,民营企业的发展环境,青岛啤酒2001年与燕京啤酒、2002年与趵突泉啤酒的市场大战等等,如果记者及时跟进,独家报道热点背后的新闻,使单纯的经济新闻走向社会化,自然会吸引更多的读者。
当然,抓住了财经报道中的重点以后,还需要研究报道事实各个侧面之间的内在联系,寻找足以贯穿它们的“红线”。这条“红线”,不是阶段性的,而是贯穿性的;不是表面的,而是内在的;不是人为的,而是固有的。
对于如何从一些散乱的新闻材料中,找到一根可以串起它们的“红线”,本文试提出两种方法:
第一、善抓“线头”。任何一个新闻事实,其意义都会或明或暗地在某一点显露出来,在采访伊始,记者就应保持敏感的头脑。如遇见新鲜感的谈话或事实,不能轻易放过,还要不断思考它的深刻内涵。
第二、分离抽线。一个新闻事实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认识它,因此线索往往不止一条,会有两条甚至更多。但是,新闻主题一般只能有一个,这就需要我们从若干条线中抽出主线来,办法是:先梳理出隐含新闻事实中的各条线,然后再加以比较,找出最重要的线来。这条主线,往往就构成了新闻报道的主题。《财经》杂志就是一个善抓“红线”的好手。对于前些时间沪深两市大盘的持续走高、股市极度亢奋,所带来的如何有效控制流动性过剩的问题,《财经》一连几期,对该“热点”进行关注,形成了一系列有价值的报道,并最终在《把脉高温股市》一文中,提出解决问题的“五步”策略,具有很强的服务性、可读性和准确性。
在此,需要指出的是,运用“红线”法提炼主题,一要眼光敏锐,不能被一大堆材料淹没起来;二要仔细研究采访中获得的材料,凝成一根“红线”;三要注意主题与材料的完美结合,以防出现主题与材料的“两张皮”。
财经报道的面就是财经新闻报道题材的宏观背景。财经新闻的重大题材总是与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开放中出现的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种题材决定了必须把报道对象置入全局的、整体的大环境中去思考和反映,否则无法突出它的社会意义,也就无法显示它深刻的新闻价值。
如果经济新闻报道想要体现报道事实的全面性和深刻性,那就决不能就事论事,而应该从一点推及一般,由局部推及整体,由微观推及宏观,把报道的触角深入到社会的多个层面,进行多角度、多侧面的考察和报道,整个报道不是单一信息型而是信息密集型。如2007年3月《经济观察报》刊载的《Q币的秘密》的深度报道,就是注重从宏观上审视问题,从多角度、多侧面探求腾讯公司发展Q币业务的道路、对策和措施。这一深度报道看到了现在,追溯了事实原因,并指明了未来,既有宏观分析,又有多侧面探求,互相联系,互为对照,集纳了众多的信息,显示了报道的深刻性和全面性。
对于如何抓住财经报道的宏观方向,笔者认为:认真学习财经知识,深入新闻现场采访,全面理性思考,就会收到良好效果。
可以发现,财经报道已逐渐发展成为各新闻媒体的重点报道内容,人们对财经范围的认识也越来越广。对于财经新闻报道,我国曾提出一个口号:“专业精神,通俗文章”,这就要求综合把握财经报道的点线面。记者不但要具备优良的业务素质、独到的新闻眼光,还要对我国当前经济环境和发展动向有充分的了解。
在现阶段各媒体中,客观地说,财经报道理论化、数据化、故作高深和篇幅过长等毛病依旧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陈旧的经济报道形式使信息得不到有效传播。我国的财经新闻报道必须遵循其自身特点,注重财经新闻的专业性、深刻性。从“点”出发,突出受众的需要,最大程度地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从“线”出发,既要面向专业人士,又要兼顾普通读者;从“面”出发,跳出财经报道模式化写作的窠臼,形成新的创作风格,从而向着实现“点线面”三位一体,高度统一转化和整合。■
2、肖红英,《大众传播与财经新闻实务》,重庆,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4、贺宛男、佟琳、唐俊,《财经专业报道概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财经新闻报道的“生命力”是提供准确、有价值的信息,因为财经资讯常常能影响读者的投资与经营活动。但从媒体屡见不鲜刊发的道歉声明和被网络热炒的一些口水官司看,财经新闻报道报道中引语“失当”导致新闻“失实”的现象屡见不鲜。财经新闻不同于社会新闻,此类新闻引语失当轻则有损当事人的名誉和媒体的声誉,重则会误导读者的投资与经营判断,甚至引起市场的波动和混乱。当事人或权威人士的一种说法、一句评价、一个“爆料”通过媒体传播出去,投资者、生产者、竞争对手、关联交易方等各方市场人士都会据此做出反应。财经新闻报道中的引语规范与求实问题需引起媒体的高度重视。
恰当的引语无疑会使报道锦上添花。在财经新闻报道中,引语的使用既是陈述事实的方式,也是一种增强新闻可读性的手法。引用当事人的富有色彩的语言,一方面让枯燥的财经新闻报道增加了生动的情景,使事实有血有肉,另一方面可以增强冲突、戏剧性效果,会给读者带来阅读的。而通过引用与新闻相关的权威人士的一些不同观点开博体育,给出尖锐的分析,则有助于解释所报道的内容。引语正确而得当的使用会给枯燥、有时还会为略显深奥的财经报道添色不少。引语使用得当包含三个层面的含义:一是消息来源的真实与正确运用;二是引语文本要准确还原采访对象的表述;三是在新闻叙事用法中合理使用引语这种形式。
正因为引语能够“锦上添花”,当前的一些财经新闻报道,在引语的使用上便存在着人为“做花”现象:杜撰消息来源、曲解消息来源的本意和滥用引语等现象。有传媒一度把杜撰此类消息来源视为潜规则。典型的是,由于“引语”往往出自当事人、知情者或权威人士之口,最大限度地实现了语言的“保真”,所以对读者有很强的说服力。于是一些报道者有时会利用引语来表达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并把它们间接地强加给读者。在财经新闻报道中,新闻事实陈述完毕,对此事件或现象需要权威人士给出专业评判,于是记者代行权威人士之职,报道中会出现“相关人士认为”、“有关权威人士指出”等词语。还美其名曰这是在新闻报道中隐性发言的一种方式。更有媒体为了增强新闻的独家性,在引语来源的使用上公然作假。某媒体就曾刊发如下道歉声明:本刊上期刊发的《星展银行诉讼案》一文中,本刊并未直接采访当事人郝婷女士,采访所得关于案件本身的内容也未与郝婷本人直接核对,文中部分直接引语并不十分精准,而且文中“郝婷几度接受本刊记者采访”的表述不当,应为“郝婷几度接受媒体采访”,针对后期制作错误给郝婷女士带来的困扰,特此致歉。这类涉及纠纷的财经报道,当事人有官司缠身,对自己在媒体公开发言都格外谨慎,媒体报道中所使用的引语若不准确,会给当事人带来法律方面的麻烦。所以报道中使用的引语一旦有一点瑕疵,当事人都会要求媒体发道歉声明。《广州日报采编行为准则》中就规定:直接引语应是某人所说的原话,除对语法和句法错误进行必要的纠正之外,记者不得制造直接引语,不得对采访对象的话语进行添油加醋或肆意歪曲。希望媒体的这些准则能真正落到实处。
失当引语的另一种形式是,为了新闻看点,报道中的引用断章取义,曲解采访对象谈话的本意。在厦门通士达事件中,中华全国总工会法律工作部的孙先生就《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熊敏的报道《中华全国总工会:GE厦门通士达严重违法》一文向媒体进行澄清。他认为《21世纪经济报道》的相关报道不太负责任。孙先生向媒体讲述了该媒体对他的“采访”经过:4月16日下午,一名自称是《21世纪经济报道》的记者给他打来电话,希望他对厦门通士达事件发表看法,他当时就告诉那名记者,“我刚出差回来,对此事不了解,要采访找新闻中心,我不便发表意见。”该记者又反复追访,旁敲侧击,不断向他询问有关企业的劳动时间和加班工资的问题,因此出现了报道中所谓“如果(美国MPO调查)属实,这是严重违法。”在电话采访过程中,孙先生仅就超时劳动和劳动待遇等问题发表了他的个人看法。但是,记者在没有征得孙先生同意的情况下,以此为依据,将他的“假设”改成了对厦门通士达事件的表态,并擅自打出“中华全国总工会”的旗号,说“GE厦门通士达严重违法”。
我们姑且不论新闻所报道事件本身的是非曲直,仅从新闻操作手法上看,记者在引用中消息源时,两方面做得欠妥。一是用国家部门一个工作人员的个人发言来代表这个部门的看法,这种做法是有欠妥当的。除非他被授权代表部门表态。但在我们的财经新闻中却时不时会出现类似的新闻操作方式。财政部一位研究员的看法,在网站上就被冠以“财政部称……”的新闻标题。财政部的任何政策取向,都会关系到国计民生,对政策敏感的投资市场更会闻风而动,等有人损失了真金白银,就不知是责怪财政部,还是追究媒体了一二是隐去谈话背景,弱化谈话者的假设前提,用标题或其它方式强化记者主观想要的引语文本,寻求新闻卖点,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媒体这种断章取义的做法可能会获得一时的发行量或点击率,但长此久往,传媒的公信力必然受损。因为媒体采访对象的言论的报道内容,必须建立在真实全面的基础上,要在读者充分了解新闻背景的情况下去解读新闻,才能最大限度避免误导读者。
财经新闻报道中出现的另一类曲解采访对象谈话本意的现象,是由于记者的专业知识的欠缺,造成报道失实。由于记者对相关行业的专业知识的缺乏,对采访对象提供的数据或谈话中涉及的行业术语,望文生义。采访过程没有向采访对象虚心求教,事后对采访内容没有认真消化,囫囵吞枣地在文中照搬采访对象的原话,导致新闻失实。这在涉及证券市场的财经新闻报道中尤其突出。不时会有上市公司就有此类事件发澄清公告。或是因为采访对象是权威专家,记者在采访中没有认真考察他讲话的立场,更没有注意分析他的观点所依赖的事实依据是否可靠,在报道中照单全收地引用,导致新闻失实。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副所长巴曙松在洛阳地区做了一个演讲,介绍说测算到当年四季度的GDP增长会达到9-10%,物价会回到正。但是,现场的记者没有听懂,写成全年增长9-10%。这则新闻最先刊登在洛阳的一个区域的媒体,后被其他媒体的记者不求证检验地直接拷贝,导致一个错误的报道四处流传。他在自己博客中写到:“可以看到四处都搬用这个错误的报道,但是没有一个报道者找我本人确认过开博体育。”
更有媒体旧闻新发时,模糊时间概念,让受众对财经新闻的中引用文本产生曲解,从而引发市场波动。时效性是一些财经新闻的生命线,这种模糊时间概念的新闻操作手法给投资者和市场带来的冲击往往是媒体始料不及的。导致
2007年2月27日股市狂跌的消息面上有这样一则报道:央行行长在香港接受记者采访,就流动性管理、资产价格等提出了十分重要的几个判断。其中就包括这样一句直接引语:“从中央银行的角度,是鼓励大家讨论房地产和股市有没有过热,价格水准合不合理”。从《香港商报》的报道原文看,参加会议接受该报记者采访时间是春节之前,当时正值股市泡沫之争的热议阶段。由于专访文章发表时间已在春节之后,内地媒体和一些知名网站转发时,为了增强新闻的时效性,用“近日”、“日前”等词语模糊了原文的具体时间。谈话的语境就有些语焉不详了。其中引用的一些话就被市场进行了另类解读。如文中引用的“从中央银行的角度,是鼓励大家讨论房地产和股市有没有过热,价格水准合不合理”的这个表态突然出现在股市泡沫争论基本告停之后,有投资者会解读成央行密切关注通货膨胀形势。这在一定程度上强化的当时市场早就存在的加息预期,股市闻之狂跌8%以上。也就难怪有专家学者把这则消息视作2.27市场下跌导火索之一。财经报道中的此类引语使用不当,不仅会成为市场无端波动的导火索,媒体本身也会丧失公众的信任。
滥用引语的现象也是部分财经报道常出现的问题。在财经写作中,适当地保留一些人物精彩、有特色的话语,可以让专业术语频现的一些行业新闻报道的可读性增强。经济事件错综复杂,不同利益相关方的人出来对事件进行表述,可以使报道更显客观冷静。诸如《二十一世纪经济报道》等新锐财经媒体上,引语的使用成为财经新闻写作一宝。但是引语使用过多,就有滥用之嫌。
笔者曾就某新锐财经媒体刊发的《分析师过冬》一过粗略统计。全文近五千字,有一半多的文字段落是由引语构成。这种大量使用引语新闻操作方式对记者是一大挑战。这些引语都非要不可吗?有些语言值得用直接引语吗?以笔者的阅读感受而言,确实有值得商榷的地方。一些同语反复的简单信息有没有必要放在引号中加以强化?如:进入“流火的7月”,与张维一样,奔波在国内各大基金公司门前的券商分析师不在少数:“前几天,门都快被挤破了。”北京一家大型基金公司人士告诉本报记者。直接引语与间接引语的混用规范吗?如:“据我所知,除中金和几家合资券商外,国内大部分券商分析师都被这一榜定了前(钱)程。”张维告诉本报记者,为什么分析师都对排名向往不已,除了和切实相关的年终奖有关外,排名所带来的“钱途效应”更加重要。文中还有很多引用只是借采访对象之口,描述业内的通常做法,有没有必要连续几个自然段都用引语的方式表述’以笔者之见,有些地方以平铺直叙的方法未尝不可,行文可能还更为流畅。